全球财经

☞立即开户

上证科创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ETF期权_零门槛低费用

国际金融论坛:中美等一众高管重磅发声

一众金融高管谈大宗商品、全球经济复苏等热点话题。

5月29日,国际金融论坛(IFF)2021春季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后疫情时代: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银保监会梁涛、政协副主席周小川、联合国秘书长、IMF总裁、美国前财长等人在国际金融论坛发表重磅讲话。

打击违法、保护投资者、完善风控、简政放权、遏制地产泡沫、大宗商品价格、疫苗、经济复苏、绿色低碳成为大会关注的焦点。

国际金融论坛:中美等一众高管重磅发声 全球财经  第1张

//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  //

1、从严从重从快打击以市值管理之名行市场操纵之实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

将深入贯彻新证券法和刑法修正案,持续完善资本市场法治基础,从严从重从快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以及以市值管理之名行市场操纵之实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让做坏事之人付出沉痛代价。

2、落实“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

证监会将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对资本市场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落实“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促进资本市场更好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缓释、政策传导、预期管理等方面的枢纽功能,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3、更好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常态开展投保机构代表人诉讼工作,更好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生态。

证监会将紧扣注册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工程,坚持稳中求进,做好试点总结评估和改进优化,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规则,为全市场注册制改革积极创造条件,并以注册制为牵引,推进发行、上市、交易、退市、信息披露以及促进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强化监管和风险防范,加强投资者保护等一系列关键制度持续优化。

4、完善大宗商品期货监管和风控制度

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动完善债券市场基础制度,稳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落地,配合推动期货法出台,完善大宗商品期货监管和风控制度,为稳价保供积极贡献力量。

5、放管结合,以更大力度推进简政放权

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突出放管结合,以更大力度推进简政放权。一方面,继续坚定“放”。凡是市场机制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坚决放权于市场,减少不必要的管制,不断提升监管透明和可预期性,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另一方面,持续抓好“管”。该监管的定要坚决管住管好,坚持科学监管、分类监管、专业监管、持续监管,进一步完善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制度安排,对各类风险做到看得明、说得清、守得住。要不断提升监管的科技化、智能化水平,增强监管的有效性。

//  银保监会梁涛  //

1、全球货币政策分化或造成资产泡沫破灭

全球货币政策在宽松的基调下分化加速,西方发达经济体政策宽松幅度前所未有,决策独立性明显下降,手段工具突破传统底线,不但导致财政可持续风险,而且产生巨大外溢效应,推高全球债务规模,推升金融市场泡沫和通胀预期。在发达经济体坚持低利率政策同时,近期一些新兴经济体也立即宣布加息,可能引起全球金融资产重新定价,甚至造成资产泡沫的破灭。

2、防范热钱大进大出,对新兴市场带来扰动

风险无国界,应进一步加强多双边监管合作,共同加强风险监测力度,提升风险监测手段,完善跨境资本管理政策工具,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体系,防范热钱大进大出,对新兴市场带来扰动。

3、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共同防范金融风险

在防范金融危机,管控国际金融风险溢出效应方面,加强国际监管合作,促进全球经济恢复和金融安全稳定。

4、房地产金融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

金融杠杆率明显下降,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得到了根本扭转,银行业不良资产的认定和处置大步推进,影子银行得到有序的拆解,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受到了严厉惩处,不法经济隐含的风险逐步化解,外部风险冲击应对有效,房地产金融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基本控制。

5、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需高度关注

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频繁,伴随实体经济复苏市场通胀预期和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升温,金融市场波动加大,脆弱性有所上升。2月份以来美债收益率快速上升,近期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等等,需要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

//  政协副主席周小川  //

1、中国是G20国家中去年落实缓债金额最大的国家

中国全面落实低息倡议,提供了总额超过13亿美元的缓债,是G20国家中落实缓债金额中最大的国家。希望IMF能进一步研究赋予SDR更多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使成员国更灵活地使用和介入SDR,用来应对流动性和公共支出的需要。

2、全球疫苗分配不公导致免疫鸿沟扩大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反复,变异病毒加大疫情防控复杂性,全球疫苗分配不公导致免疫鸿沟扩大,后疫情时代应加强疫苗研发、生产、分配的合作,加速推进疫苗实施计划,向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疫苗,提高疫苗的可得性和可负担性。

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分担责任,更是分享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发展的机会,需要推进构建全球实现碳中和和治理机制。此外,疫情推动全球经济加速向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转型也需要加强全球共治,弥补数字鸿沟。

3、中国将继续当好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

今年起中国开始实施社会经济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将继续当好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继续扩大开放,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的开放,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更加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区域合作,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

4、推动基础设施连通

推进落实G20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原则,加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欧亚经济联盟建设、欧盟连接欧亚等区域性全球性互联互通倡议的有力衔接,并对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弥补基础设施缺口,提高增长潜力,推动疫情后经济恢复与发展。

同时各国政府、多边开发机构应进一步改进制度建设的设计,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私人部门基金投入可持续的基础设施。

5、加强RCEP与CPTPP协定的协同

中国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毫不动摇地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与此同时,如RCEP等也有助于促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全球贸易复苏、贸易规则的重塑。

我们希望看到RCEP签约国加快国内审核的程序,中日韩三国自贸协定谈判向前推进,同时,加强RCEP与CPTPP协定的协同,推动建成市场开放水平更高、覆盖面更广的亚太自由贸易协定。

//  央行原副行长李东荣  //

着力形成绿色金融国际原则指引。

建议着力形成绿色金融国际原则指引,可以考虑借鉴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巴黎金融科技议程等经验做法,不断总结提炼各国绿色金融领域的典型经验和良好实践,在国际组织层面形成一套具有指导性和适用性的绿色金融国际原则指引。

//  中行行长刘金  //

退出煤炭企业融资要和转型金融同步

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宣布,体现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担当,同时也必将引起经济社会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带来巨大的金融需求。

要创新可持续金融信贷产品,推进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创新预期收益抵押,股权质押等方式开展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等绿色权益抵押质押贷款业务,为各类参与主体提供专业化的子服务。同时探索发展转型贷款,支持能源和工业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所需要的信贷产品和服务。

刘金表示,很多专家都会说要尽快退出煤炭企业的融资,但是我建议,这个退出也要和转型金融同步进行,否则退得太快,煤炭企业和我们贷款银行都会蒙受损失。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

1、20国集团应将暂停偿债延长到2022年

必须为那些处于债务危机边缘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支持。我已经呼吁了20国集团将暂停偿债进一步延长到2022年,以帮助那些中等收入国家在内的所有的国家除了债务减免之外必须加强国际债务结构。

2、抗击疫情取得进展,但我们仍面临失去发展的十年

一年多来疫情不仅颠覆了人们的生活,还影响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控温的努力。要扭转这一趋势,需要在多个方面采取更加协调一致的全球和多边对策。

必须紧急填补疫苗的缺口,必须团结起来为所有人生产和分配所有的疫苗,特别是为那些落后的国家提供疫苗。全球疫苗公平机制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

3、化石燃料补贴要转向可再生能源补贴

必须加大建设的力度,使经济能够从疫情中恢复过来,使人们克服气候危机,实现零排放的目标,必须现在采取行动,必须保证零排放的承诺有可靠的时间点。这意味着从化石燃料的补贴转化向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意味着在国内和国外均停止资助煤矿产业并逐步淘汰煤炭的使用。

4、当前全球经济的确在复苏

韩国刚刚宣布在今年年底之前停止政府对国际燃煤发电项目提供新的直接支持,希望看到七国集团的气候部长和其它部长做出类似的承诺。

要捐赠者发展融资机构和多边开发银行,使其投资组合与巴黎协定保持一致,确保至少50%的气候融资用于适应和复原,并且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短期行动,资助其向可再生能源和气候适应性发展的过渡。

//  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  //

1、未来5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将超过四分之一

IMF将中国今年的增长预测上调到了8.4%,这得益于净出口的增强。“我们还预计,从现在到2026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将超过四分之一。”

IMF将2021和2022年的全球增长预测上调至6%和4.4%,“因为人们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方式,疫苗接种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并且各国仍在继续提供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前景正在改善。超常规的政策措施使得全球经济避免了更糟糕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措施,去年全球经济萎缩的程度将会是实际状况的3倍。”

2、年底接种疫苗人口达到40%

当前全球经济的确在复苏,但复苏的路径和步伐正呈现出非常危险的分化——少数发达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复苏势头强劲,而贫穷国家则落在后面,“主要是因为后者在政策空间和疫苗普及程度方面是有限的。”

到今年年底,所有国家接种疫苗的人口应达到40%,到2022年年中至少达到60%。为此,各国需要制定一项全面的计划,先行提供资金,先行捐赠疫苗,以及增加投资以防范经济下行风险。

3、中国付出的努力值得称赞

IMF工作人员估计,这项计划在全球范围内的成本约为500亿美元。而它带来的好处将是巨大的,从现在到2025年,更快的疫苗接种将会使得产出增加9万亿美元,这将是现代历史上最高的公共投资回报!目前,抗疫政策确实是最好的经济政策,“在这方面,中国付出的努力值得称赞,在继续加快本国疫苗接种的同时,也向其他国家提供疫苗”。

//  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  //

1、美中两国在避免不必要对抗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推动良性竞争

在避免不必要对抗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推动良性竞争,这符合美中两国的利益。两国可采用“定向互惠”的方式,主要关注互惠的规则、市场准入和行动。不能机械式地“条件反射”,而是以一种符合两国企业和工人利益的方式。“这样一来,中美关系既可以竞争,也可以协调,在符合自身利益的时候还可以合作。”

2、“气候问题”是中美两国潜在合作领域之一

“气候问题”是中美两国潜在合作领域之一,双方应通过消除关税壁垒等方法来促进环境产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共同开发清洁技术,并制定自然资源定价的方法和措施,“两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符合世界利益”。

//  第12任世界银行行长金墉  //

投资公共卫生防疫对全球金融稳定有重要作用

要清楚明确地表明投资公共卫生防疫领域对促进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强劲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从事全球卫生领域工作的数十年中,没有听到金融界促进公共卫生投资的声音,即使是现在面临着一百多年来最严重的大流行病,这种沉默依然存在。我深知一些金融领域的领导人在自己接种了疫苗后如释重负,认为大流行病已经结束了,至少对他们来说是这样的。

//  罗斯柴尔德基金会主席  //

大宗商品通胀会在全球蔓延

气候变化是所有人面临的重大危机,必须要达到碳中和,它将影响到地区以及收入的分配。中国也做出了2060年的关于在环境方面的非常雄伟的目标,而且也要对自己的交通体系进行改革。现在世界需要建立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且根据绿色和低碳的发展目标来进行演进,所有的国家都应该承担起自己个人的责任。

应对疫情各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使得世界的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在增长。疫情之后,所有的这些风险都有可能带来通胀,大宗商品的通胀会在全球蔓延,而且会影响到市场的方方面面。

//  IFF联合主席范龙佩  //

必须确保将私人和公共债务维持在可控范围内

各国实施了扩张性货币和预算政策,以重振经济和就业,这些工作都做得很好。然而,我们必须确保将私人和公共债务维持在可控范围内。幸运的是,今天的金融行业比十年前要更加强大,但是我们仍然不能超过某些限度。

部分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泡沫,我们必须确保不会继续产生新的泡沫。非理性的预期行为或者是不加掩饰的投机行为,在当下会导致通货膨胀,进而破坏金融稳定,这不符合国家的利益,也不符合全球的利益。

//  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尔米达  //

不能忘记了气候危机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一直在强调有必要快速地应对气候变化,要加速绿色转型。加大投资低碳技术。说可再生能源和能效的提高,这将会帮助满足减少排放的目标,并且帮助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帮助成员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补贴。鼓励亚太地区的政府将他们应对疫情的政策和清洁能源发展的目标进行整合。

关键词:

相关文章